2006年10月6日星期五
[电影]cars
从《海底总动员》以后,影评人中间开始泛起对皮克萨平庸化的非议,虽然接上来的《超人特工队》口碑回潮,却失去了席卷票房的王者风范,被梦工厂的绿色食人魔轻易地跃顶而过。后来,因为皮克萨、迪斯尼分家泄露了天价家底,梦工厂依仗卡通片的一夜暴富以及蓝天工作室的后来居上,使得其他苦于寻找增长点的好莱坞巨鳄仿佛找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今年就有了9部卡通片同年上映的惊人纪录。 对于皮克萨来说,如果梦工厂、蓝天还勉强算是一个竞争对手的话,其他的公司则更像是搅局者,他们的参与不但无利于将蛋糕做大,还可能将刚刚培养的观众推向疲劳的边缘。现在看来,包括赛车总动员在内的已经上映的卡通片来看,没有一部达到大热的效果。这也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卡通片的市场还相当脆弱。 观看赛车总动员之前,就已经看到一些评论,虽然没有过分苛责,零星的失落情绪还是若隐若现。但为了保证自己对这部期待一年之久的电影的新鲜度,我都没有仔细阅读。 《赛车总动员》是一部少年赛车“闪电马昆”的成长史。马昆是一辆天才的雪弗兰赛车,他在每年一度的全美 “活塞杯”大赛上脱颖而出,成为一匹黑马,整个赛车界都在欢呼一个天才新秀横空出世,做为娱乐活动,人们需要这样的轰动效果。而马昆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独来独往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极度自恋,盲目自大,缺少团队精神,以至于虽然成为万人追捧的大众偶像,却离群索居,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 在前往加州参加三强争霸赛的途中,一次小事故使马昆意外来到了偏僻的66号公路,来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水箱温泉镇。在那里,纯朴善良的居民让他感到友情的可贵,更有隐居于此的曾经叱诧风云的老赛车手为他指点迷津。心浮气躁,好勇斗狠的马昆终于挣脱了事业的瓶颈,并收获了一段动人肺腑的“爱情”。 皮克萨不愧是业内领军的老大,技术上不但保持着一贯的水准,创意上也是技高一筹,比起逼人强笑的《冰河世纪》和寡味无趣的《篱笆墙外》,显然是技高一筹。谁也想不到一个全有汽车组成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总之里面有很多出人意表的细节创意让人惊喜,尤其是结尾的设计,让人有一种始料不及的惊喜。而且做为赛车电影,紧迫的现场感和示范级的音响效果都营造得仿佛身临其境。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马昆和板牙的友情铺垫稍显拖沓,农场那一段尤其无趣。再者,国语配音中规中矩,黄磊的声音可有可无,徐静蕾则有点刻意造作,倒是范伟的声音是个亮点。如果皮克萨最好的《玩具总动员》我打10分的话,我想这个至少可以8.5,和《怪物公司》持平,比《超人特工队》稍逊,对于影迷的期待,皮克萨还是克服了自己的七部之痒,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从影院出来,我就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料理鼠王》了,观看皮克萨成了我一年一次的习惯,饱腹驱寒的盛宴,但愿这会长此以往,写进我的生活纲领。如果你身上有些零钱,碰巧还有点时间,去看看《赛车总动员》吧,这会让你的心情保持好一段的明朗。 对了,开头的短片也相当的精彩,比上一部的《跳跳羊》更甚!
刚看完了迪斯尼的新片《汽车总动员》。哈,为什么老爱把美国的动画大片翻译成XX总动员?什么《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幸好那个《小鸡快跑》没有变成《小鸡总动员》。 OK,言归正传。看完整部片子我的感想归结起来——套用一下说中国足球的那句话:中国动漫已经全面落后于美国日本。 你说说看,当中国动漫人还捧着《小蝌蚪找妈妈》教育小毛头的时候,已经有个孩子唱着“我要我要找到我的爸爸”出发了;而当中国人还在为《我为歌狂》激动不已宣称校园励志动画拉开大幕的时候,《灌篮高手》都不知道重播第几遍了;当大人们还只能以黑猫警长作为动画警方代言人的时候,柯南都连续播了十年了;而那个有三只眼睛的《天眼》搞得中国动漫产业再一次沸腾被视为了不起的创新的时候,人家的汽车都开始谈恋爱了…… 我们还在以为让阿猫阿狗说说话让人穿越时空天上飞飞就是动漫的超现实和创意,可人家早多少年前就让人造的小孩儿揣着火箭筒天上飞让机器的没耳朵的猫从兜里往外掏宝贝让小猫小耗子在家里斗智斗勇了;拎个吉他唱唱歌就青春校园了,到头来还是只敢在男女主人公中间畏畏缩缩地搞点儿“好朋友关系”,生怕一不小心被安上“教唆早恋”的罪名。到头来中国的动漫还是只能给智商未开发的低龄儿童看,而且这个低龄的标准,还越来越低了。在看看人家的小车子,表情丰富得赶超人类,说起道理也是一套一套——当然我承认这道理和“小蝌蚪”一样老了。 说是国务院日前转发了个什么什么意见,要加强建设中国动漫强国。爸爸听了嘲笑一番——他是认为动漫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居然让国务院操心。我也是要嘲笑一番——不是说“小蝌蚪”就比不上“小闪电”了,而是至今还拿“当年的《大闹天宫》领先于世界”自我安慰的中国动漫,就算国务院再下达几十份意见纲领红头文件,除了多砸钱,别像有什么实质的进步。中国的足球和动漫,对不起了二位,我还就将崇洋媚外进行到底了。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