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
【电影】Narnia:The Lion, the Witch, & the Wardrobe
本来满期待的一部片子,因为里面的人物和万智牌太贴近了,以至于看到宏大的战争场面,只顾着想那些不同种族的士兵比较像哪张牌的画面,而忘了投入的欣赏精良的画面和身临其境般的音效,嘿嘿。特效做的真的很灵,尤其是半羊人和半人马,一点也看不出电脑合成的痕迹。拜一下那个电脑制作。里面的第N个主角,阿斯兰,那个狮子,也不错,感觉也不像是电脑做出来的。为了这个狮子的名字 也害我走神了半天,总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听到过 。然后想啊想啊,终于想起来了,是前阵子被狂P的高达SEED的男主角——阿斯兰^_^!那个冰雪女王,看上去是挺冷酷阴险的,和《地狱神探》里面那个天使差不多傻。就是不明白,她拿的那个法杖点人,为什么是变成铜像 而不是冰雕呢?这个更符合故事环境吧
写写看 ,有多少怪兽是万智牌里面有的 呵呵(非万智牌迷可以掠过下面一段文字,嘻嘻)
冰雪女王:其他的我不太认识,比较像的可能就是葛加理女王撒芙儿,呵呵,不过冰雪女王穿的衣服比撒芙儿多一点 哈哈。
阿斯兰:草原雄狮。
半人马:半人马守卫。不过电影里的那个半人马首领是黑头发的,比较帅 ,嘿嘿。
狮鹫:尖鸣狮鹫,其实更像艾文信众
反派首领牛头人:动员义士,欧度鲁突击兵。
狼:森林狼
类似某人的生物:腐沼小恶魔(九版),或者是 悼亡索尔兽。KKKK
帮阿斯兰咬掉绳子的老鼠:利齿鼠,吱叫老鼠,等等。万智牌里老鼠好像比较多,可见 外国的除四害工作么我国搞的好,KK
还有啥~~~~,好像么有了。嘿嘿。
最后,恩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教育意义,那就是,不关是热巧克力,糖果还是馒头,陌生阿姨给的东西千万不能吃·····
小丸子一看到《纳尼亚传奇》就欢呼雀跃,这是她盼望以久的电影了。什么电影让幼儿园的小孩子这么期待呢?带着好奇,小丸子妈妈决定陪小丸子一起看。
琴练完了就八点半了,没想到一看就看到11点了,居然小丸子妈妈也被吸引了,欲罢不能啊,也就不管明天早晨起不起得来了。
一、 伦敦的乡下竟如此美丽
为逃避战争而躲到乡下,是不是有点桃源人“避秦世乱”的味道?迎接孩子的是一个雅致的乡间别墅,服饰考究的女管家,白帽黑裙的女仆,还有个学问渊博、和蔼可爱的教授。初夏的花园,细雨飘洒的窗外,整洁、幽雅,又有浓郁的异国情调,伦敦的乡下竟如此美丽。
二、 魔衣橱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如露西一样的幸运,打开衣橱就能进入一个神奇的新世界,无知者无畏?或者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露西走到路灯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反正我还能跑回来。谁说过好奇会毁坏一个人的心?好奇不也是生命的一个特征吗?当然外面世界的诱惑确实能迷乱人心,跨过去能从容回头,回头之后能毫发无伤的人想来是稀少的。
三、 信任是冬天里的暖手的咖啡
露西遭遇了牧神,可怜而可爱的牧神战战兢兢地询问、接近,露西的不设访让她自然地接受了牧神的邀请。温暖的炉火,沁人心肺的茶,还有牧神如绅士般的优雅热情,让露西非常的享受这次奇特的旅行。露西的可爱纯真和信任打动了牧神,短暂的邂逅所建立的友情是如此珍贵,让本性善良的牧神战胜了死亡的威胁,战胜了对于白女巫的恐惧。
四、 是什么促使背叛的发生?
宇宙的至尊法则是背叛者必须接受女巫的开膛破肚,这一法则让亚当斯陷入两难的困境。是什么促使了爱德蒙的背叛?是女巫的诱惑吗?是女巫许诺给他的果冻软糖和王子的地位?还是伙伴的指责?我想最大的推动力是爱德蒙由于同伴的指责而产生的疏离感。孤寂之岛的女王当然对孤单的灵魂特别有吸引力,人是最怕孤单的动物,能与孤单想抗衡的是什么?是同伴的认可,是爱的人的陪伴。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背叛如果能带来心灵的平衡,背叛就可以理解了。在孤寂之中能保有内心纯真的人便尤其可贵了。
五、 牺牲真的能带来拯救吗?
亚当斯的牺牲用来对抗宇宙的至尊法则,以拯救背叛者能幸免于难,这是不有点耶酥救世的感觉?女巫嘲笑这种牺牲的荒谬,讥笑亚当斯为傻瓜:你以为你的牺牲能拯救世界吗?我同样抱着怀疑。也许因为我们是凡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能做凡人不能做到的事吧?
六、 小丸子哭了两次
小丸子看的时候一直抓着妈妈的手,她说妈妈我的心跳的好快,尽管害怕,她还是决定把电影看完,她说我看完了,明天可以借给灿灿。女巫的声音在妈妈听来是夸张而搞笑的,在小丸子听来却是恐怖的化身。当女巫把正在庆祝圣诞的动物们化为石像的时候,亚当斯任凭宰割的时候,小丸子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只好不断地安慰她:没事的,女巫一定会死的,他们会得救的。我们不是先知怎能预测灾难何时过去,但是灾难一定会过去的,这是支撑我们走过黑暗和恐惧的唯一信念。
看了《纳尼亚传奇》,这是我小时候看得童话改编的。
我是最最肤浅的观众,因此喜欢一部影片往往是因为它的演员好看或是故事节奏紧张情节跌宕。
但这次看它的时候,我是被战争所吸引的。
我知道孩子们最终一定是投入了战斗,可是就像是苏珊说的,妈妈送他们到那里去是为了让他们远离战争,他们怎么又投入了战争呢?
后来我明白了,两场战争是不一样的。
一场是为了贪婪与野心,一场是为了信仰和希望;一场是为了侵略与争夺,一场是为了解救和守卫。
这就是战争。
有意义的战争,不是为了高层人物的野心去牺牲人民的生命,是高层人物为了人民的自由而带领。
这就是阿斯兰,这就是毛泽东(原谅我又扯到政治人物上去了,刚写完去延安社会实践的报告,还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中,呵呵~~)。
一次听说这个片子是从一个朋友那里,这名字对于我来说很陌生,他竟然说他童年的时候就看了,也许是我的童年遗露了这个吧。不过现在补来看看也不算太大遗憾了。不过看完了电影,我真的觉得遗憾了,生了出非要找书看看才能罢休的想法,因为这个电影本身拍得还说得过去,但是故事叙述的简直就是偷工减料了,以致于看完了电影我除了因为没有看过书而觉得遗憾外就没有了别的想法。
电影故事太简单了,二战的背景,四个孩子,因为妈妈怕孩子们被战火波及把孩子送到了专门在战争期间领养孩子的一位教授家,我不知道二战的时候还有这种事情,还有人专门领养被战火波及的国家的儿童?这一点我要去核实一下,不过我愿意相信有这事。在教授家孩子们找到一个能进入纳尼亚世界的衣柜,在那里孩子们成了传说里可以和狮子阿斯兰一起战胜白女巫的亚当的儿子和夏娃的女儿,最终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了纳尼亚的四位国王。我想原书应该是像指环王一样史诗一样壮阔的故事,但拍成了这个样子,实在是成了典型儿童剧,对于成人来说,反正对于我来说,吸引力一般,但我还是要找这个书出来看看才行。
我也看过对于儿童来说教育意义很大的《魔法保母》,但都没觉得像这个电影一样是纯演给儿童看的,看完后真觉得无聊。不理解那个朋友怎么就对这电影那么多溢美之词。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